食品与卫生、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 | B.霉变的花生洗净后可以食用 |
C.将氮气充入盛有食品的包装袋中 | D.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 |
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 B.纸张燃烧 | C.花香四溢 | D.灯泡发光 |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B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C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D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
A、A B、B C、CD、D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④⑤ |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纸在空气中常温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 |
反应温度 |
B |
肉质食物易腐烂,而加了防腐剂后却不易变质 |
催化剂 |
C |
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却易点燃 |
反应物种类 |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
反应物浓度 |
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可节能 |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水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