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c、d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烧杯中d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
B.a、c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
C.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 |
D.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2NaCl + 2H2O ![]() |
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
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粗硅![]() ![]() |
B.Mg(OH)2![]() ![]() |
C.Fe2O3![]() ![]() |
D.AgNO3(aq) ![]() ![]() |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
![]() |
![]() |
|
现象 |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
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Cl-+2Fe3++H2O[Z |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