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正确的是
①此探究活动没有设置对比实验
②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③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④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时间可以不同
⑤采用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的时间更短
⑥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A.②③⑥ | B.①②③⑥ | C.①②③④⑥ | D.②③⑤⑥ |
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
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谋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 |
B. | 稀释率从 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 |
C. | 稀释率超过 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
D. | 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 点附近 |
关于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代谢中重要的初级代谢产物 |
B.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以选育高产菌种 |
C.发酵罐接种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
D.在青霉菌生长的稳定期,活菌数不再增加,青霉菌产量也不再增加 |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实验时,错误操作是()
A.在调整期扩大接种 | B.随时调整pH |
C.在稳定期连续培养 | D.定期检测菌体数目 |
下列不需要利用发酵工程的是()
A.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 B.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 |
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 D.工厂化生产青霉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