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 B.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D.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 |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 B.①②③④ |
C.③④①② | D.②①④③ |
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包括
①1956年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1978年以后公有制经济成分明显下降
③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
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
③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
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 B.秦 | C.汉 | D.唐 |
欧洲在国际政治经济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 B.1946年的联合国 |
C.1949年的北约 | D.1967年的欧共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