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共中央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全面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作为未来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无疑要顺应这种时代的要求。
材料二:中美英文化产业GDP贡献率

我国城乡之间文化消费情况

(1)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5分  
(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理由。6分
(3)请就如何解决城乡文化消费差异提出一个策略。3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举行。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它融合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文化,每一届世博会都让千百万民众大开眼界,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使新一轮学习、竞争和进步。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她将是一届探讨人类城市美好生活的盛会;她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她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她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1)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渐成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某校高三(2)班同学商定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解读生活
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参与讨论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发现,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国内很多企业纷纷开展新能源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新途径。
(2)有同学认为,“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建言献策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关系人类未来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商议决定就此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一份倡议书,请他就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发挥应有的作用。
(3)请从《政治生活》“国际社会”的角度,续写下列倡议书的内容。
倡 议 书
尊敬的潘基文秘书长:
您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历了曲折后,终于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感到高兴。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哥本哈根协议》仍是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此国际社会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政治意愿,自觉执行这份协议,并致力于在2010年达成一份全球性的、具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为此,我们向您并通过您向国际社会倡议:
①各国居民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节能减排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生活,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天津 ⅹⅹ中学高三(1)全体学生
2010年ⅹ月ⅹ日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广东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1)结合材料1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2)结合材料2请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以下是钱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一些谈话片段:
(北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
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从“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角度看,钱老的上述谈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2分)

辨析: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工作中,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