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 |
|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ClO →NaCl | B.Na2O2 → O2 | C.C → CO2 | D.CaO→Ca(OH)2 |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H2SO4 | B.Cl2 | C.NaAlO2 | D.SO2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 |
|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NaClO |
C.Mg2+结构示意图: ![]() |
D.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a+O2 2Na2O |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
2c(g)△H1<0,x(g)+3y(g)
2z(g)△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
|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下降 |
|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
| D.等容时,通入z气体,z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某同学用以下实验用品设计验证碘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限度:0.1mol·L–1KI溶液、0.1mol·L–1FeCl3溶液、CCl4、淀粉溶液、KSCN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等。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0.1mol·L–1KI溶液 |
| B.试剂d是KSCN溶液 |
| C.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理由是③的下层呈紫色 |
| D.说明该反应是有限度的实验现象是④的上层溶液出现血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