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
钩码 重/N |
动滑轮 重/N |
拉力/N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m |
有用功/J |
总功 /J |
机械效率 /% |
① |
4 |
0.5 |
2.3 |
0.2 |
0.4 |
0.8 |
0.92 |
87.0 |
② |
4 |
0.9 |
2.5 |
0.2 |
0.4 |
0.8 |
1.0 |
80.0 |
③ |
6 |
0.5 |
3.3 |
0.2 |
0.4 |
(a) |
(b) |
(c) |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 _ ; (b)_ ; (c)_ .
(2)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_ (选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_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
星期天,九年级的小刚同学在厨房中帮妈妈做饭,突然想起在物理课上,老师经常说:物理学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身边有许多看似平常的现象中蕴藏着物理学知识。于是他开始细心地观察,结果还真的发现了不少自己已经能解释的物理现象,例如:a.为什么水壶的手柄上粗糙不平?b.为什么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
(1)请你帮助小刚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解释上述两个问题。
a.;
b.。
(2)厨房中的“为什么”还有许许多多,根据所学知识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至少提出2个问题,不要求解释。)
问题1;
问题2。
图中的a、b、c是三项体育活动示意图,请你按示例将下表补充完整。
运动项目 |
现象 |
物 理 知 识 |
|
示例 |
排球 |
队员拦网 |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
1 |
滑雪 |
滑雪板在雪地上不易下陷 |
|
2 |
撑杆跳 |
我国是个资源消耗大国,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非常大。液化石油气和塑料袋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___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_________,容易发生爆炸。罐体常是漆成银白色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地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用水用电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面对的严峻课题。今年以来,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在天气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1)实施人工增雨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为气体(填物态变化),
并在周围(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的温度急下降,加速了水蒸气的和(填物态变化),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3)水的用处很大,比如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________的较大.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末温比水的末温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