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2010年7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连续四个月超过3%这一年初确定的全年通货膨胀目标。10月,CPI同比更是上涨4.4%,涨幅创25个月以来新高。面对这一形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1月20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16条措施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输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国务院采取的上述调控措施蕴涵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请简要说明)(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挑战。
材料二: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2)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该如何作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部分行业)单位:元/人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林牧渔业
10847
12560
14356
16717
19469
制造业
21144
24404
26810
30916
36665
教育
25908
29831
34543
38968
43194
金融业
44011
53897
60398
70146
81109

图 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材料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这一本质的必然要求。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就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出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始终坚持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

材料被产能过剩困扰的中国光伏行业,又遭遇欧盟“双反”打击。欧委会2013年6月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涉及欧盟光伏应用领域的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重税带来的巨大利益损失。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询意见稿)》,补贴政策将刺激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同时,“双反”打击能对中国的光伏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对能够坚持下来的光伏企业反而意味着一个增长时机,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启动,中国光伏企业开始扩大国内及欧美以外市场的销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企业的角度为中国光伏制造业走出困境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12分)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
材料一 2003—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科技化的推广,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
材料二 Z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通过土地的流转大大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步伐。Z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1)指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z市政府是如何实现该市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