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资料: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水溶液称为氨水。
(1)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首先需进行的改动是 ▲ ,然后再添加酒精灯进行加热。
(2)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 ▲ (填序号)。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②中加入_____________可制氧气。使用仪器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请根据下图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 BC D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该实验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3)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A、B、F均为固体,A为绿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金属;C是常温下一种最常见的液体; E为无色气体;C和D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物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写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在自然界中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缺________会导致甲状腺疾病,②氮分子_________,③氟原子________,④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⑤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物质分类:
石灰石、二氧化硫、汞、碳酸钠、白磷、氧化镁、空气(除混合物之外均写化学式)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3)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使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的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
(2)小明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壁炸裂,正确的操作是 。
(3)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和铁直径均为0. 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
镁 |
含碳0.05%的铁 |
含碳0.2%的铁 |
含碳0.6%的铁 |
燃烧时 的现象 |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
(未填) |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