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I、Ⅱ两小题:
I、柿子果实成熟过程中,其贮藏物不断发生转化,柿子逐渐由苦涩变甘甜。右图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柿子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取生长已停止的青柿子和黄柿子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利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青柿于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黄柿子的提取液。
(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c管呈蓝色,与c管相比a管的颜色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右图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为了检测上述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导致果实变甜与成熟度的关系,某同学向b、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0.1g/mL NaOH1mL摇匀,再加0.05g/mLCuSO41mL,比较两试管的颜色深浅就知道成熟度与两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你认为他能达到目的吗? .。为什么? 。
(3)已知生长素含量增加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对青柿子喷洒一定的生长素,则青柿子继续成熟时曲线II将呈现出____趋势,曲线I将呈现出____趋势。从这两种激素的关系说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 。
A.多种激素共同作用,互相促进 | B.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相互合作 |
C.每种激素各自作用,互不相关 | D.多种激素各自作用,相互抑制 |
Ⅱ、经化学分析,柿子中含有的碘明显高于土壤溶液的碘,可见,柿子根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___方式进行的,影响根细胞吸收碘的最主要外界因素是 。给你成年小白鼠若干其、碘剂、熟柿子若干、足够的饲料(预先去碘),请设计实验验证柿于能预防甲状腺肿。
实验步骤:
(1) ;
(2) ;
(3) ;
(4)一段足够的时间之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甲状腺大小。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2)通过图解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
①选择基因型为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
③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为止。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填“是”或“否”)。
②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
③上述方案利用的原理是,但具有育种周期过长的缺点,若采用
育种方法则能够克服这一缺点。
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芦荟夜晚不能合成C6H12O6,原因是缺少暗反应必需的。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和。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和芥兰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3)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的结果。
(4)在温室中,如果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芥兰的高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 组别 |
亲本的处理方法 |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
|
紫色子叶 |
白色子叶 |
||
实验一 |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409粒 |
0 |
实验二 |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0 |
405粒 |
实验三 |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
396粒 |
0 |
实验四 |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297粒 |
101粒 |
分析回答:
(1)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__%。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粒。
(3)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说明该过程。__________。(要求写出配子类型)
研究发现,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生长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刚去除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黑暗中葡萄糖可被枝条吸收并向枝条的叶片移动),蒸馏水,脱脂棉,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一)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去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A、B两组。
第二步:将A、B两组枝条分别插入_________中,在A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_________;在B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_________,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A、B两组枝条放在适宜且相同的_________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用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检测A、B两组枝条所有叶片的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
(二)完善实验结果记录表(每组3根实验枝条)。
叶片14C放射性强度记录表
下图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CO2吸收量(mg/小时·单位面积)与光照强度(千勒克斯)、温度的关系。假设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并不升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过程。
(2)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3)图中b、c点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影响植物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