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要求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使用高效节油产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据此回答19—20题。之所以对企业作出要求,其依据是 ( )
| A.企业是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组织 |
| B.我国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
| C.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
| D.企业有实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投入 |
上述材料对企业的要求所体现的新型工业化特征有 ( )
①科技含量高
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③经济效益好 ④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大数据技术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面对众多质疑,两位瑞士人历时13年,克服重重困难,在团队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建成了全球唯一一架不耗燃油便可昼夜连续飞行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于2015年3月9日开始环球飞行,希望借此展示人类的开拓精神、创新和清洁能源技术将如何改变世界。这表明
①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是曲折的②新事物得到支持需要一个过程
③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④追求和发展真理是实践的目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①人都是自身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②价值观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要善于尊重、利用和改变人生规律
④要学会用辩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吕氏春秋》中有个“荆人夜涉”的故事,讲的是楚国军队要渡过澭水夜袭宋国,事先在水位较浅的河段设立了浮标,夜晚水位已经上涨,可楚军依然坚持顺着浮标徒步渡河,结果伤亡惨重。“荆人夜涉”的故事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要密切关注变化着的实际
②事物的运动是由规律支配的,要把握变化着的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敢于挑战挫折与困难
④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要分析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意识可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