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行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 |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 B.国王掌控实权 |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 D.宪政制度确立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应当比喻的是
A.深圳 | B.浦东 | C.海南 | D.珠三角 |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1978 |
77.6 |
22.4 |
||
1997 |
25.5 |
38.1 |
17.9 |
18.5 |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图片能真实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好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
B.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C.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