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
||
植物 |
IAA分布(%) |
|
向光侧 |
背光侧 |
|
A |
50.0 |
50.0 |
B |
50.2 |
49.8 |
C |
50.1 |
49.9 |
D |
49.5 |
50.5 |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IAA的化学本质为 ,IAA的运输方式为 ,IAA的运输方向为 。
右图是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标号,12分)(1)此图表示(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模式图,判断的依据是。
(2)该细胞中[] 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3)若此细胞为甲状腺细胞,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其吸收碘的方式是 ;控制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的结构是[] 。
(4)无膜包围的细胞器[填标号] 。单层膜包围的细胞器[填标号] 。
(5)此细胞与大肠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
(6)除细胞核外,参与相关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所有细胞结构[填标号] 。
(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这个事实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3ml淀粉溶液,然后在甲试管内加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溶液,在乙试管内加入2ml清水。振荡两试管,将其浸浴在35℃左右的温水中,5min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冷却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请回答:
(1)检验结果:甲试管的现象是_ _;乙试管的现象是_ _。
(2)试分析,在pH相同的情况下,完成上述酶促反应所需时间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两点)_、_ _。
(3)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丙和甲对照,丙试管应先后加入_ _(选择填空):
A.3ml蔗糖溶液 | B.小麦淀粉酶溶液 | C.3ml淀粉溶液 | D.适量的NaOH或HCl E.本尼迪特试剂 |
(4)若要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丁与甲对照,小明的做法是在丁试管中先后加入CBDE,该操作顺序是否合理?_ _,为什么?_ _。
对法囊藻(一种海藻)细胞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差别较大(见右图,其中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性)。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____。
(2)若Na+能够在不消耗能量的条件下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应该为______________。
(3)K+和Cl-能够不断进入细胞,这两种物质的转运方式应该为_______________。若海水被污染,则法囊藻对这两种离子的吸收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4)法囊藻细胞质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一)资料1:
(1)两个氨基酸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和______。下图是其中的一种产物的结构式,方框内的结构式是。
(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里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请写出蛋白质的两种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资料2:
下图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三)资料3:
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44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3)资料2中的肽链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 _____(用字母表示)。
(4)资料3中的谷氨酸的R基是__
_______,该多肽所含氨基酸的数目是。
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 |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其中从C到E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时期;从E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2)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
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___________。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曲线由I到O表示的是分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