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逄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②“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愁情形成对比。

③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

④尾联写春望之感,表现感时伤乱、归隐田园的主题。

⑤全诗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

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访”的地点、人物及事件结果。

B.第一联“犬吠水声中”是指主人不想见客,而养狗守护宅院。

C.第二联写树丛深处有麋鹿出没,中午也没听见道士敲钟声音。

D.第三联写道士居所环境,野竹、青气、飞瀑、碧峰共成奇境。

(2)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诗体,一、二、四、六、八句押韵。

B.中间两联对仗严谨,“树深”对“溪午”,“青霭”对“碧峰”。

C.“愁倚两三松”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走得太久而渴望回家的心情。

D.全诗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形象勾勒出“道士”的生活境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释]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