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N2和H2以1:1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后分成四等份,分别同时充入A、B、C、D四个装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四个容器的容积固定,且不等),在保持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四容器中的合成氨反应相继达到平衡状态。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回答有关问题((2)(3)小题用A、B、C、D填空)。
| 容器代码 |
A |
B |
C |
D |
平衡时 (混) |
|
|
16 |
17 |
| 平衡时N2转化率 |
20% |
① |
② |
③ |
| 平衡时H2转化率 |
|
30% |
|
|
(1)①②③分别为 、 、 。
(2)都达到平衡时, 容器的NH3的物质的量所占的比例最大。
(3)四个容器的容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Z的单质是一种重要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元素非金属性X强于W的是。
| A.原子序数:X>W |
| B.最低化合价:X>W |
|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 |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W |
(4)元素周期表中与Z同周期的某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其中化合物D是一种白色沉淀,则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C转化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5)表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Y(OH)n ,在T℃时,其饱和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原因是其溶液中的c(OH—) = mol·L—1 (填计算数值,已知:T℃,Ksp[Y(OH) n]=4.0×l0-12)。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用FeCl3溶液做腐蚀液与Cu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FeCl3,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液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
Ⅰ、步骤②需加入的试剂A是(填化学式);
Ⅱ、步骤③通入的气体B是(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下列反应:3S+6 KOH = 2K2S+K2SO3+3H2O,据此作答: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3S +6 KOH = 2K2S+K2SO3+3H2O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3)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4)当消耗0.3 mol S时,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①CH3COOH(l)+2O2(g) = 2CO2(g)+2H2O(l)ΔH1=-870.3 kJ/mol
②H2(g)+
O2(g) = H2O(l)ΔH2=-285.8 kJ/mol
(1)已知1.2 g固体C充分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为39.35 kJ,请写出C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碳的燃烧热用ΔH3表示):;
(2)计算反应:2C(s)+2H2(g)+O2(g) = CH3COOH(l)的反应热ΔH。(要有计算过程)
某温度下,将4.0 mol的HI气体充入1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HI(g)
H2(g)+I2(g) Δ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 时间/s n /mol |
0 |
40 |
80 |
120 |
| n(HI) |
4.0 |
2.8 |
b |
c |
| n(H2) |
0 |
a |
1.0 |
1.0 |
(1)a =,c =;
(2)计算在该温度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保持温度不变,120 s时再通入2.0 mol的H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HI的平衡转化率是多少?(本小题要有适当的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