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用的是220V、50Hz的交流电源。实验时,在正确安装好装置后,把小车放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再先 后 ,使小车运动,而后得到反映小车运动的纸带。
利用纸带的数据可计算得出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填“大”或“小”).
某同学要测定一个阻值R约为5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0k)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0)
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允许最大电流3A)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0
,允许最大电流1A)
E.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导线
(1)图中部分电路已连接,请在图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的正确位置;
(2)图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更合理:(填“”或“
”)
(3)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置于_____端。(填“A”或“B”)
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s,测得x1=7.68cm,x3=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m/s2,图中x2约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给定以下实验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Ω |
B.电源E:电动势约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
C.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电阻r1=20Ω; |
D.电流表A2:量程为0~20mA,内电阻约为r2≈8Ω; |
E.定值电阻R0:阻值R0=80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Ω;
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电阻RX,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电路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甲”、“乙”或“丙”)
(2)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______;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端;(填“a”或“b”)
(3)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6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A点到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则:
①图中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_______,应即为_______cm;
②在纸带上打出D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
③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估计纸带是该同学做下列那个实验打出的纸带()
A.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
B.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
C.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D.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5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 打4号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 。
② 0—6点间的加速度大小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