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一种文字,“系以铁笔或泥锥书写在潮湿的泥板上,所写之物,如需永久保存者,写好后即晒干或烘干”。这种文字对应的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是( )
2012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写到: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影响后世公司组织诞生 |
| B.罗马法直接推动公司组织诞生 |
| C.罗马法保障个人权利与所有权 |
| D.罗马法原则是公司产生的前提 |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
| A.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
| B.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C.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 |
| D.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
“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主要是由于:( )
| A.日本侵华刺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
| B.长征战略转移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
| C.北伐战争消灭了中东部的北洋军阀 |
| D.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
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名称 |
地点 |
创刊时间 |
出版期数 |
刊期 |
| 劳动与妇女 |
广州 |
1922 |
11 |
周刊 |
| 新妇女 |
上海 |
1920 |
25 |
半月刊 |
| 妇女评论 |
苏州 |
1920 |
9 |
半月刊 |
| 解放画报 |
上海 |
1920 |
24 |
月刊 |
| 妇女评论 |
上海 |
1923 |
104 |
|
| 妇女周报 |
上海 |
1922 |
189 |
周刊 |
| 妇女与家庭 |
上海 |
日刊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 五四运动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国共合作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