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两幅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其相似之处是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
| C.存天理,灭人欲 | 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 A.孔孟之学 | B.老庄哲学 | C.程朱理学 | D.陆王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