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
|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
| C.该混盐与盐酸反应产生1 mol Cl2时转移2 mol电子 |
| D.该混盐具有和漂白粉相似的化学性质 |
下列关于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 B.氯水光照时会放出Cl2,久置后只剩下水 |
| C.实验室制备Cl2时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Cl2 |
| D.Cl2能杀菌消毒,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2011年8月26日,日东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运输液氯灌车翻车事故,导致氯气发生泄漏,致使多人中毒,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打湿的口罩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③⑤⑦ |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lO3=bO2↑+cCl2↑+dHClO4+e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反应可知,氧气、氯气均为氧化产物 |
| B.若化学计量数a=8,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e- |
| C.若b确定,则方程式中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能确定 |
| D.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 mol混合气体质量为51.5 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5HClO3=O2↑+Cl2↑+3HCl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