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格鲁弗•威尔逊说:“用艾萨克•牛顿的词句所说明的运动三大定律,但却是以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衣服是牛顿的,身体却是伽利略的。”按他的意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的提出者是伽利略 |
| B.伽利略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奠基者 |
| C.“科学巨人”牛顿名不副实 |
| D.经典力学是两人通力合作的成果 |
1963年,德法两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 A.彻底消除两国在历史认识上的差异 | B.促进法德和解 |
| C.通过合作在北约内部对抗美国 | D.提升欧盟的合作水平 |
“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 A.农奴制改革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新经济政策 | D.斯大林体制 |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 |
| C.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建设广场、剧院的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非常有限,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这反映了两者
| A.艺术品味的高低 | B.经济水平的高低 |
| C.传统文明的优劣 | D.政治文明的差异 |
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这说明当时我国
| A.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 B.争取团结国际力量反对霸权 |
| C.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 D.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