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这一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C.卢梭《社会契约论》 | 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
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对材料中蒋经国的态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维护了民族利益 |
B.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
C.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施,为澳门发展谱写出了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我们坚信,澳门的明天与伟大祖国一样,一定会更加美好;澳门同胞的未来生活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一定会更加幸福。关于澳门的“一国两制”方针特别性与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A.社会制度 | B.实施目的 |
C.设立区域 | D.时间期限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 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C.要遵循客观规律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周恩来曾说过:“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周恩来是在分析()
A.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
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对比 |
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
D.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民主选举官员的重大开端。下列有关我国某地对人
大代表侯选人条件的规定,符合当时时代的可能是()
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 |
B.思想进步,办社好;为人正派,做事公正 |
C.在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较好,为群众所信任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业务、有作为、敢改革,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