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
C.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 | B.洛川会议 | C.瓦窑堡会议 | D.八七会议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
A.重庆 | B.延安 | C.西柏坡 | D.北平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 |
B.“……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 |
C.“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可让出东北。” |
D.“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