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豆腐加工时需加入凝固剂,凝固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通过资料获悉:凝圊剂中可能含有Na2SO;、Ca(OH)2、MgCl2、NaCl等,为验证其成分,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凝固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仍为无色溶液
2
再取少量凝固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
3
取实验2中的适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

(1)根据以上现象,凝固剂溶液中肯定没有     
(2)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实验3中出现的白色沉淀物质的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1实验2
(1)实验1中,若液体X为稀盐酸。向盛有液体Y的烧杯中滴入适量液体X,液体Y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液体Y可能为。实验后取下胶塞将烧杯取出,塞紧胶塞再向瓶内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
,原因是
(2)实验2中,若液体X为水,将其滴入盛有固体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可能为,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若将瓶中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可采取的方法有
(至少写出三种)。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甲的化学式为;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小氢、小氦、小锂、小铍、小硼5位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
桌上有7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CaCO3、Na2CO3、NaHCO3、Ca(OH)2、NaOH、CaO、NaCl。
他们提前查资料得知:
NaHCO3溶液与碱反应生成盐: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 H2O;
Na2CO3、NaHCO3显碱性。
(1)小氢取上述物质中的一种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无现象。小氢取的物质是
(2)上述物质中,有一种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小氦在饼干的包装袋里看见过。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锂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浑浊。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有种 。
(4)小铍和小硼取Na2CO3固体于三支试管a、b、c中,又取Ca(OH)2固体分别加入上述三支试管,加足量的水振荡,均变浑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接着将上述产物分别过滤,试管a的滤液分装在a1、a2两支试管中,试管b的滤液分装在b1、b2两支试管中,试管c的滤液分装在c1、c2两支试管中。向a1、b1、c1三支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只有c1浑浊;向a2、b2、c2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只有b2有气体产生。请解释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一种气体单质,D是温室气体。
① D的化学式是_____;
② C 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A是一种碱,B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① B的化学式是_____;②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若A是一种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 B、D可能都是单质② B、C可能都是盐 ③ A、D也可能发生反应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进行混合。已知往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生此反应Na2CO3+HCl="=NaCl" + NaHCO3
(1)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里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3)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最多有种 。
(4)两种溶液混合后无现象,滴加第三种时马上有气泡产生,第三种物质是
(5)第一种物质取少量,加入过量的第二种物质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第三种物质,开始无现象,接着有无色气体产生,第二种物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