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氢、小氦、小锂、小铍、小硼5位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
桌上有7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CaCO3、Na2CO3、NaHCO3、Ca(OH)2、NaOH、CaO、NaCl。
他们提前查资料得知:
NaHCO3溶液与碱反应生成盐: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 H2O;
Na2CO3、NaHCO3显碱性。
(1)小氢取上述物质中的一种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无现象。小氢取的物质是      
(2)上述物质中,有一种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小氦在饼干的包装袋里看见过。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锂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浑浊。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有      种 。
(4)小铍和小硼取Na2CO3固体于三支试管a、b、c中,又取Ca(OH)2固体分别加入上述三支试管,加足量的水振荡,均变浑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接着将上述产物分别过滤,试管a的滤液分装在a1、a2两支试管中,试管b的滤液分装在b1、b2两支试管中,试管c的滤液分装在c1、c2两支试管中。向a1、b1、c1三支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只有c1浑浊;向a2、b2、c2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只有b2有气体产生。请解释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与E、C与D的组成元素相同,E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是一种气体单质,C是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E的化学式是
(2)写出 ①B→A的化学方程式
②生物体内发生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

(4分)A、B、C、D、E为初中五种常见物质, 其中A是生活中最常见液体, B、D是气体,只有E含金属元素,B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按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所有反应都是初中常见反应。

⑴写出物质化学式:A:,C:
⑵写出化学方程式:D+E

.甲~丁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其中甲
是固体单质,丙是不含氢元素的钠盐,丁是建筑材料,甲、
乙、丙、丁和CO2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表
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是
(2)①、②、③都可以通过甲、乙分别与同一种物质反应
实现,该物质的名称是,②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
(从以下选项中选填序号)。S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若⑥是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反应,则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向转化,即CO2→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⑤、⑥可以逆向转化的有(选填序号)。

(9分)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  
(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C的化学式是  
②写出反应写出反应AE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反应E→G的化学方程式

(8分)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图中标出的物质中,属于碱类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捕捉室”中发生的的化学方程式为,整个“捕捉”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