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 试 |
二 试 |
三 试 |
明经 |
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相比,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日渐成熟体现在
A.认识到发动工人运动重要性 | B.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
C.提出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D.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 |
在土地革命历史时期,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策略转变的文献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20世纪20 ~40年代,中国革命中心从珠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转移。完成转移的直接因素有()
A.北伐战争和红军长征 | B.北伐战争和抗日故争 |
C.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 | D.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其目的是()
A.推动农工运动的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 |
B.实现“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其田” |
C.达成“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 |
D.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财源” |
“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1920年5月在上海和北京组织起来的”有的“党纲就是 ‘劳工专政,生产组合’八个字。”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 | D.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