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项目 |
年代 |
||
| 1967—1976 |
1977—1986 |
1987—1996 |
|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8% |
166% |
16% |
|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
25% |
15% |
19% |
| 学历 |
17% |
16% |
23% |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C.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
D.婚姻观念中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下图所示地区采取的重大举措包括( )
①创办经济特区
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③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④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
|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
|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
|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
|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
| A.中苏关系恶化 |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
| C.中美关系正常化 |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
|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
|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