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凸透镜焦距/cm |
14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16 |
物距/cm |
40 |
30 |
20 |
12 |
40 |
30 |
20 |
12 |
像距/cm |
22 |
26 |
47 |
|
27 |
34 |
80 |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像的大、小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像的虚、实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湖北省宜昌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示数是____ ℃。
(3)实验中,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
【湖北省襄阳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目的是间接测量 。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在测量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
(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物块的质量是 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物块的体积是 cm3,则小物块的密度是 g/cm3。
(3)他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知道天平实质就是一个____杠杆(选填“等臂”或“不等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测量____。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上增加砝码B以改变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的速度大小关系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
②比较(a)和(c)两图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