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箱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⑴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 的影响所致。
⑵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 后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⑶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⑷上述现象中,除了响度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
;
。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猜想物体冲上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将两块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槽分别以与水平面一定夹角α、θ固定,如图所示,将右边的木槽作为实验研究的斜坡。让一金属小球从左边的木槽上同一高度处静止滚下,分别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右边的斜坡,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斜坡与水平面夹角θ |
10° |
30° |
53° |
向上冲的最大距离s/m |
0.50 |
0.40 |
0.36 |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
② 小明觉得自己的实验中还有不足之处,他又用粗糙程度与木槽不同的塑料槽、钢槽,重复做猜想实验,目的是。
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他们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电路元件完好,在闭合电键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都不相同,小明认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他们解决问题后继续实验,移动滑片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实验序号1、2、3中,然后又改变电源电压后继续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实验序号4、5、6中。
(1)小强分析比较表中每次实验中各电压表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2)小红分析了表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与电压表V1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发现这个实验也可验证欧姆定律,她得出的结论是:对同一电阻而言,。
小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
(1)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为下图(a),其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要求:当滑片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a)(b)
(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x或滑动变阻器R上,这一处故障原因可能是。换用同样规格的器材排除这处故障后,再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4伏和0.18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
(3)小明继续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同时在不更改器材的情况下,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时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伏。
(4)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4安,则此次RX的阻值为欧。
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橡筋的弹性形变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选用原长L相同的橡筋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a)、(b)、(c)、(d)所示。已知橡筋A、C由同种材料制成,橡筋B、D由另一种材料制成,A、B横截面积均为S;C、D横截面积均为4S。他将橡筋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橡筋,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ΔL1、ΔL2、ΔL3和ΔL4,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ΔL2>ΔL4>ΔL1>ΔL3)
①分析比较图7(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橡筋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
②分析比较图7(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橡筋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
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如图甲所示,小丽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