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过程简图.“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则“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多少?
若已知R月=
R地,g月=
g地,则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多少倍?
(选修3-5)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
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 |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
D.核聚变原理是制造原子弹的理论基础 |
E.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F.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
越小
(II)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上,另一端与滑块C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滑块A从光滑曲面上离水平面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滑块B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向前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滑块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
,求:
(1)滑块A与滑块B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A与滑块B碰撞结束瞬间它们的速度的大小;
(3)滑块C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已知
,
。取
)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
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的距离。
以初速为,射程为
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轨道顶端滑下,当其到达轨道底部时。求:(1)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重力加速度为
。)
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d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 = 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 -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 < A < qφ0)。忽略重力。求: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粒子的运动区间;
粒子的运动周期。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m、宽为d=1m的金属“U”型轨导,在“U”型导轨右侧l=0.5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1Ω/m,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取g=10m/s2)。
(1)通过计算分析4s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
(2)计算4s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
(3)计算4s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