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下图是频率为f的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式中
是入射角,
是折射角,ν1,ν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ν2=0.9v1,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θ1,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表面平行。试求:
(1)该超声波经折射进入肝脏内传播时,试用ν1和f表示此超声波的波长;
(2)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s=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0,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 m、h2="l.35" 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0.6、cos370=0.8.求: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也为m的小物体C从距A物体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C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再分开,当A和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对地面刚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A和C一起开始向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A和C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弹簧的劲度系数k。
如图所示,四个竖直的分界面间的距离分别为L、L和d,在分界面M1N1—M3N3之间存在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在分界面M2N2—M4N4之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其上、下端P1和P2正好在分界面上。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在P1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电荷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P2时的速度v大小
已知小球离开斜面底端P2后,做直线运动到分界面M3N3上的P3点,求空间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已知d足够大,小球离开P3点后将从P4点再次经过M3N3面,求P3和P4两点间的距离h。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圆形绝缘轨道的圆心在O点、半径为r,内壁光滑,A、B两点分别是圆弧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该区间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负电的小球在轨道内侧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电荷量不变),经C点时速度最大,O、C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
小球在A点速度v0多大时,小球经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最小?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取10m/s2。求在2s~4s时间内,物体从减速运动到停止不动所经历的时间;
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