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
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 |
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 |
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
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 |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是
A.废除实物配给制 | B.允许自由贸易 |
C.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D.实行工资级别制 |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①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②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③农民在心里上产生了与苏维埃政府严重的对立情绪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结合相关史实阅读下表,对该表的分析结论,不准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其最先开始工业革命 |
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经历了大革命,而完成于19世纪中期 |
C.三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表明,越后起的国家工业革命周期越短 |
D.法、德借鉴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和科学技术,加速了本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
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使英法和美日都能分享地区霸权 | B.使美国领导世界的计划落空 |
C.为世界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 D.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 |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