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
A.蓝藻和酵母菌 | B.团藻和蘑菇 | C.枯草杆菌和蓝藻 | D.玉米和肺炎双球菌 |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 |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
用经3H标记的噬菌体n个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后代噬菌体m个,其中含有标记元素的噬菌体占的比例为
A.n/m | B.2n/m |
C.n/2m | D.n/(m+n)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用于侵染细菌的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C.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 |
D.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 |
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b可表示DNA复制 |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
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 |
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