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徐州22)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
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5分)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____________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为氧化物,D为单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中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如下图:
(1)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从微观解释A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3)请设计简单方法区分B和D:。
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化学的魅力。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 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
(1)高温下,若甲为黑色粉末,乙为红色粉末,则甲的化学式为,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丁为可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金属B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 (填字母序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