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B |
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 |
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
C |
把铁块和铜块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 |
组成原电池验证Fe比Cu活泼 |
D |
加热氯化铵和碘单质的固体混合物 |
分离除去碘单质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
B.由H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 |
B.体系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
已知反应3A(g)+B(g)C(s)+4D(g)+Q,下图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B的浓度 ②升高反应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 ④加入催化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接负极,N接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L(标准状况)时,生成1 mol NaOH |
B.M接负极,N接正极,在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 |
C.M接负极,N接正极,若把烧杯中溶液换成1 L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
D.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4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