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B |
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 |
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
C |
把铁块和铜块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 |
组成原电池验证Fe比Cu活泼 |
D |
加热氯化铵和碘单质的固体混合物 |
分离除去碘单质 |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 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 ,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 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 B.1︰2 | C.1︰3 | D.1︰4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
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
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 |
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
t℃时,浓度都是1mol/L的气体X2 和Y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2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 为0.6mol/L,用Y2 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生成Z的浓度为0.4mol/L,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3X2 +Y2 =2X3Y | B.X2 +2Y2 =2XY2 |
C.2X2 +Y2 =2X2Y | D.X2 +3Y2 =2XY3 |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 B.丙烯 | C.氯乙烯 | D.乙醇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
B.一定条件下,Cl2 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
D.加热时,乙醇在Ag催化下可被O2 氧化为乙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