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主要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
C.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
D.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
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
下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A.环境:大陆与海洋 | B.政体:帝制与共和 |
C.传统:专制与民主 | D.基础:农业和商业 |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 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 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