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 | 根本利益的趋同 | B. | 军事冲突的加剧 |
| C. | 国家实力的消长 | D. | 敌对意识的淡化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 |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 B. |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 C. |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 D. |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 年代 |
1870 |
1896-1900 |
1913 |
| 比例 |
78% |
74% |
72% |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 A. |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
B. |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
C. |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
D. |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 |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 C. |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 |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 |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 B. |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
| C. |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 D. |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