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浅层次阅读理解(共35分)
【诗歌天地】请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15-16题。(共7分)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颈联中“   ”“   ”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春的妩媚动人;“   ”“   ”描绘出春的发展变化,突出早春的勃勃生机。
诗的尾联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找出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诗歌鉴赏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说明。
“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甲乙两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是什么?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甲:诗句情感
乙:诗句情感
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雪(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