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评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
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乃褒封……大禹之后于杞。……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表明西周分封的对象包括
A.周王的兄弟一辈 | B.部落首领,周王子弟 |
C.商代贵族的敌人、功臣 | D.先代贵族、功臣、王族子弟 |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是
1895年 |
1913年 |
增长 |
货物性质 |
|
中国进口 |
1.7亿 |
5.7亿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
中国出口 |
0.28亿 |
1.66亿 |
8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A.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B. 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C. 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D. 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以下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违背的是
①“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
②“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却并未对此作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
③“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
④“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而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