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 B.花鸟画,浓墨重彩 |
C.文人画,重视写意 | D.人物画,形神俱备 |
中国早期译者翻译《物种起源》,对“evolution”一词的翻译强化了“进步”的含义,认为生物的改变,一定是朝“进步”的方向而去。而达尔文自己却不认为所有的进化都必然朝着“进步的倾向”。近代译者对《物种起源》的翻译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看重()
A.实用性 | B.科学性 | C.基础性 | D.思想性 |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A.天人关系 |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
C.儒道释三教的关系 | D.理与气的关系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B.“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井田制 |
C.“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封建主”指新兴地主阶级 |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①② | D.③①②④ |
“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英国首先仿行考选制度,美国也渐取法,大凡下级官吏,必要考试合格方得委任……但是只能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选之权仍在行政部之下……在君主专制国中,选拔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孙中山的这一议论旨在说明()
A.考试权体现西方自由平等 | B.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C.科举制是专制主义的工具 | D.考试权能为共和体制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