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该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6-7题。

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__(填数字代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________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甲、乙两村落将来更有可能成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下图所示为沿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地形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的陆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A.五大板块 B.四大板块
C.三大板块 D.两大板块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23.5° B.47° C. 66.5° D.94°
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

该地的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山峰 D.鞍部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下题。

图中教堂位于甲地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