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浙江省湖州 市,三(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⑴ 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与诗圣杜甫齐名,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
⑵ 李商隐的诗多以词采“华艳”著称,本诗却朴素无华,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诗人的作品里并不多见。 ……………………【】
⑶ 这首诗两次写“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作者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出自一书。
这首诗所表的的主题是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请发挥想象力,描写出颔联所呈现的景象。(60字左右)
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论诗 赵翼【乙】调张籍 韩愈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至今已觉不新鲜。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江山代有才人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各领风骚数百年。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甲】【乙】两首诗中的“李杜”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甲】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是否故意贬损?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阙 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