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 鹭 图
刘羽(明)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向斜阳白头。
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
答:                                                                      
这首诗托物言志,请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独”“叹”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景因情变,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于景、于己、于国之思,贯穿了一个“  ” 字,这是本诗的诗眼,我们可以从作者描写的  这一典型物象看出。前两联用诗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含蓄地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和颈联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情绪一脉相承。

过零了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注音: 寥() 絮()
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③藉(jiè):凭借。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B.“垂緌饮清露”句,不仅写了蝉的形体与习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廉的品质。
C.“流响出疏桐”句,不仅写了蝉的声音,同样也暗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表明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势而非他人的力量才能使自己声名远扬。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C.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D.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