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 鹭 图
刘羽(明)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向斜阳白头。
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
答:                                                                      
这首诗托物言志,请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独”“叹”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暮春即事

周敦颐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2)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

B."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

C.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

D.词以独门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

阅读《黄鹤楼》,回答以下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问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B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