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进入9年级学习化学,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覃浪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I)、(IV)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43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   44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          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 
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也发生了反应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浑浊。彩云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5  。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启示
方案1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46
47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2
48
49
50
从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官龙同学认为彩云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CO2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51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原子:  

(2)2个氢氧根离子: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如图。

(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    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①的名称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溶液,得到NaOH溶液和CaCO3,X的化学式是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5)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

(1)P点的意义是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    g溶液,此时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色泽、细度、弹性、纤维长度等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 6H 10O 5n,新疆长绒棉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相比优点是    ,可以采用    法来区分新疆长绒棉与人造纤维。

(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

①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

该材料硬度很小

C.

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②镁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铁锅易生锈,而铝锅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乙醇的化学式为C 2H 5OH,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2个一氧化碳分子    

(5)氢氧根离子    

(6)天然气主要成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