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能源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植物淀粉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酸性淀粉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 比较甲、乙、丙三种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 一、 。
二、淀粉遇碘液呈蓝色。
[实验材料] 三种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酶浓度相同),淀粉溶液等。
[实验步骤] (1)取4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2 |
2 |
2 |
2.2 |
pH=5.5的缓冲液 |
0.5 |
0.5 |
0.5 |
A |
淀粉溶液 |
0.8X。X。K] |
0.8 |
0.8 |
0.8 |
甲生物提取液 |
0.2 |
|
|
|
乙生物提取液 |
|
0.2 |
|
|
丙生物提取液 |
|
|
0.2 |
B |
总体积 |
3.5 |
3.5 |
3.5 |
C |
(3)将上述4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1小时。
(4)4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5)观察比较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D |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 、B 、C ,D的颜色深浅程度为 (用“+”或“-”表示,其中“+”“-”的个数表示颜色深浅的程度)。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3)上述结果表明:在最适pH和最适温度条件下,浓度相同的不同来源的淀粉酶,催化效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4)你认为甲、乙、丙三种生物中,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 。
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 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体内的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生物方法的诱导剂是。两个细胞能融合在一起。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选择培养基筛选,通过和抗体检测选出(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
(3) D细胞的体外培养时,将其置于含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
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可遗传给下一代,并能够和发挥作用。获得cDNA片段的方法是。
(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法,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这种导入方法首先必须用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态细胞;然后将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目的基因在棉株体内能否成功转录,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可采用的方法是,其中用 作为探针。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
子中(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在小鼠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黄色,纯合子致死;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该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A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AA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请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Aa2和a1a1的小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是。
(2)假定基因型为Aa2和a1a2的小鼠进行多次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基因型同为Aa2的雌雄小鼠进行多次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只小鼠,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3)一只黄色雄鼠(A_)与几只灰色雌鼠(a1a2)杂交,其子代中(能、不能)同时得到灰色和黑色小鼠,理由是。
(4)已知小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发育良好的纯合正常尾雌、雄小鼠各一只,纯合弯曲尾雌、雄小鼠各一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子代个体足够多)
①实验方案:
②结果预测:
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
有条纹(显性) |
无条纹(隐性) |
合计 |
|
存活个体数 |
178 |
211 |
389 |
空壳数 |
332 |
279 |
611 |
合计 |
510 |
490 |
1000 |
(1)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壳上(有条纹、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增大、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实现的。
已知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果蝇,其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右图Ⅰ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由图Ⅰ可知,该果蝇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在该过程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是。
(3)已知果蝇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E、e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如右图Ⅱ所示。则:
①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②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是;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