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无机物 | B.有机物 | C.纯净物 | D.混合物 |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
是 。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
“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
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 |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
B. |
水污染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
C. |
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D. |
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
(2)小宇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都能生成盐,于是他构建了如右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请你写出编号
所代表的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
.
.
(3)在 与 两个反应中 和 都是能将 还原为 的物质,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分析并归纳上述两个反应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根据你得出的规律,判断反应 中的还原剂是.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
、
为图像中的三个点。
(1)
℃时将20
甲物质溶解在50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①若将
点溶液从
℃降温至
℃,该溶液变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
点溶液变为
点溶液,
③除恒温蒸发溶剂外,还可采用的方法。
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用化学符号填空:1个铝离子;2个氮分子;如果化学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大于1,则该符号只能表示(填"宏观"或"微观")含义.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下:(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3)2011年3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披露了"健美猪"真相."健美猪'就是养猪场为了增加猪肉的瘦肉量而使用"瘦肉精"喂养生猪.人食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瘦肉精有多种,盐酸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 ,它是由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有六种物质:
a.食盐 b.熟石灰 c.稀盐酸 d.硝酸钾 e.明矾 f.碳酸氢钠。请据此回答(填字母编号)
(1)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5)常用作净水剂的是。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请你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可选(填字母)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3)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