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类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神经麻痹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反应颜色为________。
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年的生态考察活动,请回答考察中的有关问题:
|
(1)考察发现群落中的植物以及甲、乙、丙三种动物的数量变化如图19所示,由图可知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期。根据你对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作出的推测,提出一个合理的研究课题: 。
(2)群落中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对种群生存的意义是 。
(3)据图可知当甲种群的数量增多时,随后乙、丙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是 、 。
(4)在图中四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流入甲的总能量小于丙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丙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所利用。
(5)牧场中有牧草、牛、羊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畜产品产量的是 。
A.选育良种,增加运动,饲喂精料 |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
C.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声信号提高牛羊的繁殖率 |
D.合理延长光照时间,使牛增重、提高产奶量 |
图18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①~⑧表示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
葫芦科中一种称为喷瓜的植物其性别不是由异型的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株植物中只含有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表8所示,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8
性别类型 |
基因型 |
雄性植株 |
aDa+、aDad |
两性植株 |
a+a+、a+ad |
雌性植株 |
adad |
(1)由表2可知,决定雌性、雄性、两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
(2)3个复等位基因aD、a+、ad的存在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3)aD、a+、ad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
(4)请解释雄性植株中不存在纯合子的原因:
。
(5)雄株I与雌株杂交,后代中既有雄株又有雌株,且比例为1:1,则雄株I的基因型是。
(6)为了确定两性植株的基因型,用上述表格的植株为实验材
料,设计最简单的交配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交配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大规模温室栽培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其基本设施如图16所示。为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中设施采取的措施有 和 。
(2)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装置对甲、乙两种植物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测得的O2释放量(mL)如表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表2
灯泡功率大小(W) |
20 |
50 |
75 |
100 |
200 |
300 |
||
甲植物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6 |
||
乙植物 |
0.1% |
2.6 |
9.1 |
19.5 |
55.7 |
75.6 |
102.6 |
|
0.03% |
1.8 |
8.4 |
18.9 |
54.2 |
75.2 |
101.8 |
①该实验的观测指标为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无关变量,特别是温度要保持恒定且适宜,其目的是 。实验不能选取甲、乙植物各一株,理由是 。
|
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当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限制甲植物和乙植物O2释放量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 、 ;若灯泡功率不变,将CO2浓度提高到0.15%,对提高 植物的O2释放量更有利。③请根据表中甲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图17提供的坐标中绘制单位时间内的O2释放量与灯泡功率大小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为培育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
(1)茄子的早期栽培品种为二倍体,有人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茄子的幼苗,选出四倍体茄子。其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会抑制。的形成,导致加倍。
(2)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 AABB与 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F1 自交得到的 F2中有种表现型,其中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应占。
(3)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 A、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出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
①第一步:。
②第二步:以基因型的茄子为亲本杂交,得到 F1(AaTt)
③第三步:(用遗传图解或文字简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