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每空1分)图1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据图做答。
(1)图1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结构有[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填标号和名称);该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消失的结构有[ ]________ 、[ ]_______
、[ ] 。 (填标号和名称)。
(2)研究图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⑥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从图2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
(5)若图1是油脂腺细胞,参与油脂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细胞结构和参与图2所示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活动的细胞结构相比,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
的名称是。
(2)
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上的分子,释放出,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
.
(3)在暗反应中,
必须与
(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
被固定的第一步,
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
也可与
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
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
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相对分子质量:
-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
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
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和。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
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上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编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
(3)已知限制酶
识别序列为
,若用限制酶
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
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对碱基和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
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以
+表示正常基因,
表示异常基因)。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
,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
与植物激素
的浓度比等于1时,;
2);
3);
(4)若植物激素
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则植物激素
的名称是。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
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
代表激素,①~④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下丘脑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图1中激素
的名称是。
(2)饥饿状态下,导致血糖升高的神经调节过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脑,一方面引起的反射性兴奋,并由神经调节肝脏的代谢;另一方面经由,促进和胰岛
细胞分泌激素
,以协同升血糖。
(3)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2。
1)开始时的30
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
后,在较高浓度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填图1中的数字序号)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2)图2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分别是。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导致的危险因素。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
、
、
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
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
(3)该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
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