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潍坊16).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 B.分子 | C.原子 | D.元素 |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
解释 |
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C、气体易被压缩 |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
D、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 | B.Na2SeO4 | C.NaSeO3 | D.Na2SeO2 |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
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
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
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液体药品加热 | B.除去水中的泥沙 | C.取用液体药品 | D.读出液体的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