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其实质是
| A.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 B.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 |
| C.肯定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 | D.解放雅典民众的思想 |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的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材料中的“秦”之“制”是指
| A.中央集权制 | B.世卿世禄制 | C.分封制 | D.文化专制 |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与下列哪些制度有继承关系
① 禅让制 ② 王位世袭制③ 分封制④ 宗法制
| A.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
|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
|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中央集权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