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B.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
C.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 D.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化趋势

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

A.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C.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下表摘编自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十二章
全国内战爆发以后
第四十一章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发动“大跃进”(上)

A.发动“文化大革命”B.红军长征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D.筹建新中国

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①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②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德国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④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B.宗教使人民丧失了反抗精神
C.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
D.儒家思想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